近一個月以來,“甜野”藏族男孩丁真以每天帶6個熱搜的勢頭,在互聯網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連續劇。先是買泡面路上被拍走紅、連續上熱搜;后是官微神仙打架,被全網熱捧;最新消息是他已經簽約當地旅游局,成了甘孜旅游形象大使。
丁真的爆紅,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理塘縣。攜程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1月30日,“理塘”的搜索量猛增620%。 當各地旅游官媒紛紛眼紅、蹭流量的時候,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不是理塘有幸擁有了丁真,而是丁真幸運地背靠著理塘。
今年11月13日,當攝影師胡波來到理塘,準備拍攝一個叫做尼瑪的康巴漢子的時候,偶然遇見了丁真。在買泡面的路上,丁真純真羞澀又野性的笑容被胡波拍下并上傳到網上,當天就爆了,點贊超過270萬。因為他,網絡上誕生了一個新詞“甜野男孩”——
“第一眼看過去,撲面而來的野性讓你感覺他像狼一樣”“接著又被他清澈的眼神和羞澀的笑容融化了”。
丁真爆紅后,當地旅游投資公司直接跑到丁真家里,說服了丁真的爸爸,簽下了丁真。很多人都在說,理塘用3500塊工資收下了全國第一流量,實在是一筆劃算的生意。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甘孜地區酒店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9%。而隨后一周,甘孜地區酒店的每日預訂量同比也保持1倍以上的增長。從目前來看,理塘已經成元旦旅行黑馬目的地。人人都說,理塘撞了大運。
理塘縣融媒體中心在丁真爆紅后火速定制了一份理塘旅游攻略。
它的上一次走紅,是因為詩人倉央嘉措。
“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到理塘轉一轉就回來。”詩歌中的“理塘”,說的就是如今的理塘縣。2012年,大學畢業的趙輝正是順著318國道從成都來到了理塘縣。帶著一個行李箱和朦朧熱誠的“支邊”夢想,他第一次踏上了這片土地。回憶起當年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情景,趙輝說,
“那時候,很多藏民沒有送孩子上學的意識”。丁真的父母也是如此。20歲的丁真,至今沒有上學,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寫漢字。我們大概可以想像此前20年里丁真的生活——除了在大山間放牧、幫家里采貝母,剩下的時間,大概就是和朋友一起騎馬,在大草坪上發呆。看起來,丁真的確是像網友所說的那樣,
“像一匹野性又害羞的小狼王,像草群里涉世未深清澈的月亮,又像是黑夜來襲時部落的統領......”
就在丁真爆紅一個禮拜之后,這個剛剛脫貧的貧困縣城先是當機立斷簽約下了丁真,在各平臺開通丁真帳號,以年輕活潑的方式運營;后又策劃出了《丁真的世界》這樣自然又具備吸引力的紀錄片。在丁真爆火的某條微博底下,在藏區任教了8年的趙輝評論道:
“一個浮出水面的巧合,背后是無數的基層人員默默的準備。”丁真爆火之后,理塘的旅游投資總經理杜冬焦慮得好幾天睡不著覺。對待丁真這波從天而降的流量,理塘是慎重的,
“小地方火一次,不容易”。
2020年6月起,微博作家大V桑格格頻繁收到一些風景以及美食的照片。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讀者的日常分享。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桑格格忍不住詢問對方。結果發現這個92年的女孩,是四川某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因為工作的時候總是背著一個雙肩包,所以這位女書記又被當地稱為“背包書記”。除了介紹當地的風景,這位“背包書記”還會給她郵寄一些當地高原的特產,而且包裝成熟。對方還會和她交流扶貧中遇到的困難。 桑格格既震驚又感動,一個92年的年輕女孩在以這樣的方式付出自己改變自己的家鄉。這個年輕的背包書記,就是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濯桑鄉下汝村第一書記任敏。
從一個飯都吃不飽的貧困縣,到一個已經跟上互聯網推廣運作的網紅縣城,中間發生的事情,我們盡可大膽想像。也許,丁真事件最有意義的地方在于,透過丁真這個康巴漢子,人們看到了一個貧困縣的默默努力和所有參與其中的人的善意。按照互聯網規律,丁真也許也逃不過被遺忘的宿命。但這個純真、野性的地方,會從此被人們認識并記住。這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