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是17年1月出生的,我是一個對孩子本不上心且有點排斥的母親,然而在他咿呀學語時突然叫了一聲媽媽,就那么一瞬間便動了愛子之心,覺得他是我的孩子,我開始慢慢用更多的時間陪伴,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兒,一起讀書……
孩子呱呱墜地起就是白紙一張,而他未來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是在人生開始的十幾年建立起來的,所以父母帶給孩子的認知非常重要,社會和老師大部分只是在教你生存知識和本領。在孩子的教育里,父母是第一責任人,如果不能遠行,那讀書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引導方式。給小溪讀繪本堅持了一年多,今年又參加了一個關于讀書的活動,付少許的費用借閱再還,我比較推薦這種方式,環保、不占地方又能學到的知識。通過繪本,可以培養、鍛煉出有益人生的種種技能,而這是無關乎天生的資質或才能,任何人都能辦到的。
分享一些最近給孩子讀繪本的感受,有一本書叫《肚子里有個火車站》,作者通過想象把消化系統具體化,讓孩子能很好地理解和懂得該怎么更好的吃飯。如果你吃的太多太快,精靈們就會游行示威、罷工抗議,吃了冷東西就會變成冰天雪地凍住小精靈,肚子里亂作一團。然后細嚼慢咽或者吃冰之后喝點熱水,小精靈們就會正常工作。通過這本書,小溪吃飯的時候會說:“媽媽,要細嚼慢咽小精靈才會高興。”吃了冰淇淋,小溪會說:“媽媽吃完要喝熱水。”孩子在一點點改變,就是我繼續讀繪本的動力。
《第一次自己睡覺》,第一次講解的時候,小溪看見櫻子媽媽躲在玩偶中間,欣喜大笑。櫻子想要自己睡覺,并給玩偶安排和自己一起睡的名單和順序,孩子想要獨處又想要陪伴。媽媽也希望被排進名單,說明媽媽也想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們要給孩子自己長大的機會,也不能忘記溫暖的陪伴。我們要關注孩子面對挑戰時的信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及時給予援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認可自己也認可父母。
慢慢我發現孩子對繪本知識特別受用,比如哪個小動物不刷牙,蛀牙了;哪個小朋友不洗手,吃了臟東西,肚子疼了;吃了蔬菜水果有營養,會長得更高更強壯;好朋友之間應該分享……他都會留在記憶里,在你不知道的某一瞬間就會嘟囔提起。
給孩子讀繪本,貴在堅持。我們為孩子讀的每一句話,也許不經意孩子就會烙印在心里,生根發芽,左右人生選擇。
很喜歡看到的一段話:
我們為孩子讀過的每一本好書
都會成為孩子的每一篇羽毛
看似輕描淡寫,了無痕跡
直到他/她展翅高飛的那天
才知道我們為孩子積累了多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