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稱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發展主要有兩個驅動力,一方面以長期演進技術為代表的4G已全面商用,對下一代技術的討論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動數據的需求爆炸式增長,難以滿足現有的移動通信系統的未來需求,急需要研發新一代的5G系統。
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絡一樣,5G網絡是數字蜂窩網絡,在這種網絡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并作為比特流傳輸。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進行通信。5G網絡的主要優勢在于,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于以前的蜂窩網絡,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絡快100倍。另一個優點就是較低的網絡延遲,擁有更快的響應時間,低于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由于數據傳輸更快,5G網絡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絡提供商,與有線網絡提供商競爭。
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將為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將帶來從單一領域創新向跨領域協同創新轉變,由面向個人服務向面向各行業服務轉變,因此5G產業生態需要聯合創新,深度了解各行業對信息技術的需求,打破行業壁壘,推動移動通信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探索與垂直行業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聯合創新項目,示范、資本、技術等多種方式促進跨行業融合。
正因為有了強大的通信和帶寬能力,5G網絡一旦應用,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概念都將變為現實。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在5G的帶動下,物聯網市場將從2016年的930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8300億元,車聯網市場將從2015年的33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200億元。2019年1月16日,我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在重慶正式啟動,自動駕駛汽車年內將在5G環境下開展測試研究。借助5G網絡的商用布局,自動駕駛可望在2025年進入市場推廣階段,實現人、車、環境協同一致的目標,推動汽車行業走向自動駕駛的智能時代。
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創造出新的生產方式。比如,5G技術可以在遠程醫療中成功應用,因為它可以把延時降至接近即時。不久前,有一名外科醫生在福建省利用5G網絡,操控一個偏遠地區的機械臂進行外科手術,成功切除了實驗動物的肝臟,延時只有0.1秒。
可見,5G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一環,會引發社會經濟的深刻變革。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新平臺,將催生眾多新興產業。正因為應用前景廣闊,所以我國政府大力推動5G商用和加快5G商用步伐,這將有利于支撐服務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同時促進強大國內市場。
隨著5G的正式商用及部署,5G將進一步提升我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我國社會的信息化。萬物互聯的概念將會給包括電信行業、互聯網行業、還有各個傳統行業都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和發展機遇,同時,也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