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jié)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因為原本應該被祥和幸福所縈繞的節(jié)日,卻被恐懼不安所籠罩,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種叫“新冠肺炎”的病毒所造成的。
無數(shù)的科學研究表明,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其根源和17年前的非典一樣,都是因為有人食用了野味。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吃野味不是我們?nèi)祟愓Q生那天就存在的嗎?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嚴重的致命傳染疾病?
的確,從有人類的那天開始,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我們?nèi)祟惥筒豢杀苊獾嘏c整個大自然作斗爭。從人類的發(fā)展史來看,人類對抗自然的能力也的確越來越強,甚至很多人一度狂妄地認為人類可以主宰自然,可以任意驅(qū)使自然。那些藐視自然的人,把大自然“母親”的奉獻和愛當作了理所應當, 不過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自然并不是我們可以隨意踐踏的,自然是脆弱的,而人的生命更加脆弱,不用洪水猛獸,不用天崩地裂,一個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就可以輕易奪走我們寶貴的生命,正如法國大文豪雨果所說:“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翻開中華文明史,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關(guān)注和探討人和自然的關(guān)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清靜無為”,而孔子則告誡我們“釣而不網(wǎng),弋不射宿”。中華文明歷來強調(diào)“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古代先賢在大自然面前永遠充滿了虔誠和敬畏,甚至一直認為人間最美在青山綠水之間,無數(shù)文人墨客認為放蕩形骸于山水之間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放眼如今的世界,整個自然界恐怕幾乎沒有人類未增踏足的地域,但是越是如此,我們越需要保留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因為我們其實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只是地球生命群體中的一部分,我們帶著虔誠、敬畏去融入自然,不是在保護自然,而是在保護我們。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就要在每件小事上養(yǎng)成習慣,尊重大自然的規(guī)律,保留一份“沙鷗相對不驚飛”的小心翼翼,保護野生動物、遠離野味,在旅游觀光時能夠隨手帶走產(chǎn)生的垃圾,能夠自覺進行生活垃圾的分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單單是看重人類的生命和人類當前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把我們自身看作自然系統(tǒng)的一部分,尊重大自然中每一個物種的生命。只有敬畏自然,我們才能活得自在,只有敬畏生命,我們才能看到生命的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