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坐落于亞洲東部,被稱為東方的一條龍,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們不僅擁有名垂千古的古人名著,還擁有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中,中華人民對于吃的文化是非常看重的,對于糕點的追求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縱觀全國,傳統糕點主要分為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等派別,每種派別由于地區的差異都有不同的制作工藝,糕點的口感也是截然不同,外觀更是層出不窮,各有千秋。比如說,京派糕點,以北京地區為代表,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滋味各異,具有重油、輕糖,酥松綿軟,口味純甜、純咸等特點。代表品種有京八件和紅、白月餅等。
與京派糕點口感相對不同的蘇派、廣派糕點也各有特色,蘇派糕點,以江蘇省蘇州地區為代表,餡料多用果仁、豬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調香,口味重甜。代表品種有蘇式月餅和豬油年糕等。而且,蘇式糕點在中國漢族糕點發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廣派糕點主要以廣州地區為代表。用料精博,品種繁多,款式新穎,口味清新多樣,制作精細,咸甜兼備,并糅合了西點的技巧和特色,因此能適應四季節令和各方人士的需要。代表品種有綠茵白兔餃、煎蘿卜糕 、馬蹄糕、皮蛋酥等。蘇派、廣派糕點不管是在取名還是外觀上都是非常精致可觀的,讓人每看到一款都會忍不住去細細品嘗一番,夕陽西下,泡一壺清茶,拿一塊糕點,咬下一口,抿一口熱茶,回味無窮,別有一番滋味!
除了精致可口的京派、蘇派、廣派糕點外,潮派、寧派、川派以及滇派糕點也是各有千秋。潮派的老婆餅,寧派的苔生片、苔菜千層酥、苔菜月餅,以及松脆香甜的多孔“三北”藕絲糖,還有川派的米花糖,以及滇派的云腿月餅和鮮花餅,光聽名字,是不是就已經勾起了你的食欲了?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糕點品類繁多達上千種,其中最具代表的六大傳統糕點:
第一種,桂花糕,采用糯米粉、糖和桂花等做成,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吃。做法雖簡單但造型多種多樣,傳統的桂花糕以簡單樸素的外表,民俗之內涵,入口的絲絲古風,更讓它有歷史的味道。
第二種,米糕,是歷史悠久很具特色的中國糕點,也稱之為年糕。米糕是用糯米或米粉來蒸成的。加工制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家歡迎。漢朝時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
第三種,綠豆糕,相傳為古人在端午節時,為尋求身體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還要喝雄黃酒、吃綠豆糕和咸鴨蛋這三種涼性食物,可以避免患上夏至所帶來的褥夏等疾病。
第四種,涼糕,是巴蜀地區傳統名點,由大米、堿灰、紅糖制成,香甜沙軟,清爽可口。還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效,是人們在夏季很喜歡的一道糕點。
第五種,馬蹄糕,是閩粵等地傳統甜點之一??诟刑鹈?,相傳能預防流感的傳播。
第六種,水晶餅,它是陜西地區傳統美食之一,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而不膩,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對美食的追求和研究,我最喜歡這些形形色色的傳統糕點,最后推薦幾家傳統糕點品牌,杏花樓、稻香村、全聚德、榮欣堂、蜂王、桃源村、芝麻官等,有機會一定要品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