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是東野圭吾所著作,很多人一提到東野圭吾,立馬就說,哇,不就是那個日本著名偵探推理小說家嘛,但其實,東野也寫了很多并不算是推理的小說,比如《解憂雜貨店》。他的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致的推理,隨著寫作功底深入,涉及領域也不斷延伸,對社會現象的剖析日漸精微。后期筆鋒越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擅長從極不合理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人瞠目駭然。在看《分身》之前,我對于作者并不太了解,了解之后,很開心能有幸拜讀到他的作品。
小說的主人公是兩位生活在不同城市,不同家庭,卻長的如復刻出一般的鞠子和雙葉。美麗女孩氏家鞠子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慘童年,少女時代的她自感和父母沒有相似之處,因此有被討厭的感覺。在一次詭異的火災中,母親葬身火海,她和父親也身受重傷。某天,即將迎來畢業的鞠子生活突然驟起波瀾。新聞節目News Eleven采訪了一名校園歌手小林雙葉,而她的容貌竟然和鞠子一模一樣,看到新聞的鞠子父親、議員伊原駿策以及小林的母親均大為震驚。回想童年迄今為止的種種疑點,鞠子決定前往東京尋找另一個“自己”以及她們的身世之謎…兩位主角離奇跌宕的命運的真相撥絲抽繭般慢慢浮現。
一株兩身,憂郁淡雅,身為偏感性的女性,我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的封面。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最深的不僅僅是兩位主角,還有那個分身的本尊。作者用了一種近乎殘忍的白描,道出了本尊看到分身的真實反應。之所以用真實,是因為當我走進故事,想象自己已是暮年之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沒有經歷光陰歲月的光鮮分身,皮囊里裝的不是自己,那種本能的嫉妒,羨慕,恐懼,逃避……這已不是可控的了。 你能夠想象嗎?有兩個自己的分身在不同的角落里各自存活著。而當有一天終于相遇,訝異,喜悅,難以接受。
阿部晶子討厭自己的分身,因為她是一面魔鏡,讓人無處可藏。鞠子的父親氏家先生,因為對阿部晶子的瘋狂迷戀,竟然大膽地讓自己妻子的身體去孕育他喜歡的人的分身。悲劇由此開始,真相總會被揭曉,我能夠想象,當鞠子的母親發現自己十月懷胎辛苦撫養長大的女兒,一點都不像自己,竟然是丈夫一直無法忘懷的舊情人的復制,那種絕望,如何不刺骨。一個和自己同眠共枕了幾十年的人,卻對別的女人念念不忘,還制造出她的分身,來成全自己的情懷。夫妻間,最可怕的就是同床異夢。我想沒有一個人能忍受吧,鞠子的母親也不例外。她覺得自己活得多么像一個笑話啊,她沒有繼續生活的勇氣,想要結束一切,想要解脫。她采取了最極端的做法,死了一切就都結束了,傷心的、絕望的、貪戀的都將不復存在了。大家就都一起去死吧。可憐天下父母心!她還是深深愛鞠子的吧,哪怕她只是別人的分身,但畢竟是自己養育成人的啊。她對鞠子的愛戰勝了邪念,她把鞠子抱到了屋外的安全地帶,生命得以保全。而她自己,卻永遠地與世長眠了。
鞠子應該算是那種多愁善感,天生敏感的孩子。從很早以前,她就在媽媽看向她的眼神里感覺出不對勁來,她竟然和媽
媽長得一點都不像,她是他們親生的骨肉嗎?他們又為什么要送她去讀寄宿學校?還有媽媽的死?爸爸的三緘其口?這一切無不困擾著她,一定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她要自己著手去調查,她的身世,媽媽的死因,爸爸的遮遮掩掩,她想要弄明白,一場對自己身世之謎的調查由此展開。
而另一邊,雙葉的苦惱也頻頻上演。雙葉是一個樂團的主唱,她喜歡唱歌,熱愛她的樂隊,她跟她的隊友們在音樂的天地里,釋放自我,玩轉音樂,還去了電視臺參選節目。悲劇至此不可避免,且毫無回旋余地。如果雙葉早知道,在電視上的一次露面,會致使她的世界完全顛覆,還害媽媽丟了性命,再給她這樣的機會,她應該不會再任性不顧媽媽反對去電視表演了吧。如果她沒有上電視,媽媽也就不會死,她還和媽媽一起過著平凡幸福的日子。可是這人世間最不會存在的,便是這如果。不過話說回來,假如這“如果”成立,她也就見不到另一個自己了。所以事情還是按它該有的模式發展吧。媽媽的死亡也讓雙葉疑慮重重,跟自己在電視上的出現究竟有什么關聯?媽媽那么強烈地反對,希望她不要在電視上拋頭露面。她還懊惱過
媽媽不理解她的夢想。她如果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一定會恨自己太不懂事。但又
有什么辦法呢?事情已然發生,我們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不得不說,東野真是一個很贊的推理小說家。從細微處引出大事件。先是讓你不知不覺,然后措手不及,再后來難以自拔,實在精彩!這是第一次看東野的推理小說,已是深深的喜歡。沉浸在他展現給我們的故事里,久久不能平靜。他寫的雙生人,在家庭變故后,尋找著相同的真相,從沒有交集到慢慢產生聯系,相生相依。雙生的人兒,不論身處何方,彼此總會有心靈的感應,多么微妙的緣分啊!兩個女孩都喜歡吃酸檸檬,而且都是選擇一口咬下去,讓其無限刺激味蕾。又都同樣勇敢,敢于去追根究底。對于東野來說,《分身》又怎么會是簡單的醫學推理小說呢,單純討論醫學倫理,剖析生命的意義從來都不是他的重點,《分身》用“克隆”成功吸引讀者眼球,卻在最后給你投喂了“母性覺醒”這一顆安利。母愛從不復雜,卻一直偉大,正是這部小說的核心之一。無論是鞠子的母親,還是雙葉的母親,縱然知道撫養多年的女兒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可是對她們的愛卻有增無減。
故事的結尾處,兩個女孩子終于在那片薰衣草花田相遇了。那一刻,她們將一切傷害都忘卻,不去想自己的出身是不是一個錯誤,不去想一直隱埋的委屈與難過。至少都曾被這世界善待,溫柔地疼愛過。每一個人都不會是贗品,即使世界上真的存在另一個你,你還是你,沒有人可以取代。鞠子和雙葉雖是”復制品”,但勝于本體,因為她們活出自己的精彩,她們是獨一無二的。最后她們會帶著希望與愛,勇敢地活下去吧。因為,從今以后,不論何時何地,總有另一個自己,聆聽與陪伴,她們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