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密歇根大學美國政治科學教授阿克塞爾羅德設立了一個大賽,他邀請一群博弈論學者每人設計一個程序,來玩一場200輪的“多重囚徒困境”游戲,看最后什么策略會勝出。最后獲得最高分的是一個最簡單的程序。這個程序由蘇聯裔計算機科學家阿納托爾·拉波彼特編寫,名叫“Tit for Tat”(意為“以牙還牙”,以下簡稱TFT)。
這個結果引來了各界極大的興趣,于是更大規模的第二輪游戲開始。這一次,6個國家的62個團隊參賽,很多是計算機愛好者,還有進化論博士、計算機科學家。游戲的規則也有所升級,不再是200輪,而是以200為公約數的隨機數字,防止大家在最后一輪作弊。畢竟,人生也一樣,誰知道這是不是最后一回見面呢?神奇的是,最后勝利的依然是最簡單的TFT,而且依然贏了一大截。
TFT到底使用了什么策略?它的策略簡單到你無法相信,就兩條:第一步,合作;以后每一步,重復對手的行動——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TFT用了一個最簡單的方式鼓勵別人和你實現共贏,這個策略的成功能用這4個詞解釋:善良、可激怒、寬容、簡單。
1.善良:TFT的第一步總是在表達善意,總是選擇合作,而且永遠不會主動背叛。
2.可激怒:當對方出現背叛行為,及時識別并且一定要報復,不要讓背叛者沒有損失。我們平常稱之為勇氣。
3.寬容:不因為對方的背叛而長期懷恨在心,沒完沒了地報復,而是讓對方調整自己,重新回到合作軌道上來,既往不咎,恢復合作。
4.簡單:邏輯清晰簡單,易于識別,能讓對方在較短時間內理解策略。而且就一套策略,不管對方現在得分多少,是強是弱,都這么干。
TFT的人際策略是陌生人社會里很好的策略,同樣可應用在真實的商戰、人際交往模式中。
1.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以和為貴,第一個出友善牌。但如果你黑我,我也一定等量報復。絕不做爛好人。
2.既往不咎,面向未來。過去背叛過、傷害過你的人,不苦苦糾纏、懷恨在心。只要愿意重新回到合作軌道上來,既往不咎,盡快翻片兒。要做到很不容易,尤其是面對傷害過你的人,忘掉過去,面向未來,是一種極致的活在當下。
3.讓人看透,足夠簡單。一定要用各種方式表明自己的這種策略和態度,然后一直奉行。也許一開始有點兒硌硬人,但時間長了,大家知道你就這樣,反而溝通成本很低,合作順暢。反倒是你今天豪爽,明天又精明,大家看不透你,也懶得猜,不如換個人合作。
不僅陌生人的多重博弈是這樣,甚至多次博弈的愛情、友情也都是一樣。對戀人和朋友善良不用說。生活中常見的,多是一些“無能的善良”“無原則遷就”的人。
有朋友對我說:“我爸爸是個病態的人,每次喝酒喝多了,總是打媽媽。媽媽是個好人,不管爸爸怎么對她,都一如既往地默默承受,繼續照顧。我說了很多次,他都沒有改變。你覺得該怎么改變我爸爸這樣的人?”我說:“有病的不是爸爸,而是媽媽。如果一個人喝酒喝爽了打人,也沒有什么損失,大家還好好地照顧他,他為什么要改?反倒是媽媽,一個人這樣對你,竟然沒有區別對待,是不是病了?”
大家,尤其是很多女性,都被這種無原則的寬容坑害了。要善良,但是要可激怒。否則別人為什么要對你好呢?連在起床這件事上,良知都干不過條件反射,更別說對人好這種宏大動作了。但如果對方回頭,也要有勇氣從頭來過,既往不咎。
4.多溝通,多溝通,多溝通——不要復雜,不要讓人猜。千萬別說:“這都猜不到,你不懂我。”每個人的生長環境、生活狀態不同,沒有人能完全懂一個人,如果愛一個人,那就對他講清楚。講清楚自己的需求,講清楚自己的好惡以及原則。記住,簡單真實最有力量。越是深刻的關系,越需要簡單的關系。愛憎分明的人也許不會人見人愛,但總是收獲最深、最好的關系。要我談戀愛,我寧選趙敏,不挑周芷若;寧選史湘云,不要林黛玉。簡單。善良。可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