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半年來 ,不知道我為什么不開心,就像心里塞了一朵烏云,這種感覺從過完年就開始包圍我,如今秋意涼了,依然沒有緩解。我嘗試運動,吃甜食,近郊游,還是不開心。
懷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
捫心自問,抑郁總要有個理由吧, 現在的生活不是挺順利的嗎?
暗暗罵自己:矯情
環顧四周,沒有天災人禍, 一切都稱的上平安順遂,可我還是郁郁寡歡,具體表現細節:沒干啥體力勞動,就覺得累,越來越不愿意結交陌生的朋友,對很多事情失去了熱情,一部電影分幾次看完,每次看一半就睡過去了,熬夜不在有快感,只會覺得越來越疲憊,沒有懶覺,生物鐘每天7點會準時叫醒。
最怕半夜醒來,浮生千萬緒,翻來覆去,才人生過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煩惱事啊。
每天最放松的時候就是孩子睡了后,躺在沙發上側著身子刷手機,和長輩在一起的時候我連這點小確幸都放棄了,怕被長輩看見懶散頹廢。
三十歲,我莫名的對中老年人產生了同情,絲巾,廣場舞,養生謠言,他們拼命的折騰,不就是為了證明自己還熱烈的活著嘛? 一邊覺得他們土,一邊忍不住自我審視, 很多小鮮肉偶像的名字我都已經叫不上來了,什么時候輪到我被時代拋下?好像也不遠了。
比如我媽,年輕時也算的上是個時尚達人, 不到40歲經過廣場舞隊伍的時候,還說別人是老太婆,跳的不好看,結果剛跨進50的門檻,也開始飯后散步、去公園,回來跳上倆曲,比誰都還舞的高興。強身健體嘛,有啥好看難看的,她說。
也比如我老公,一個愛踢球打游戲喜歡喝可樂的人,不知何時起,越來越像老年人,愛好喝茶和曬太陽了。
有天他出門隨時帶點茶葉,揣個茶杯的時候,我知道,完犢子!我們真的開始老了,馬爸爸也宣布退休了。
當年70后批評8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又看不上90后的非主流,現在90后也開始邁過了三十歲的門檻,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原來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
看著朋友圈還沒有步入婚姻的圣斗士,喝杯奶茶就人間值得,打卡網紅地就啊啊的叫好吃,隔三差五的發個愛恨情仇的朋友圈,說到明年就能拉出長長的種草清單就覺得他們好有活力,羨慕嫉妒啊,
可這些擺到我面前,我已經激動不起來了,人生大事早已塵埃落定,看過花花世界,也隱約看到自己能力的邊界,接下來幾十年,除了責任,到底該怎么熬過去呢。
如果說25歲前的生活像一條河,橫沖直撞,肆意奔流,在石頭上撞的支離破碎,又能聚集到一起,前路是未知的,也許一時山高路窄,但拐個彎,立馬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30歲,越走越平坦,但是風景開始逐漸乏味,以前一朵野花可以開心的叫起來,現在想讓中年人笑的出來,可能需要一片花海了,經過不顧一切的橫沖直撞,漸漸安靜下來了,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告誡自己,挺住!絕對不能崩潰。
以前看到那些為了小事掩面痛哭的人,情緒無法控制,心酸之余也覺得好笑,至于嗎,輪到自己的時候,才知道日常的涓涓流水也能崩塌。
活了幾十年,我只砸過棉被和摔過枕頭,有些東西真的砸壞了,還得自己去買,算了,節約點,中年人的暴怒點到為止。
一個中年人最幸福的事,不是升官發財,而是始終有個容身之處,一處可以完全接納自己的地方,親戚,朋友,也或者是麻將,就能守住時間對自己的消磨,等待豁然開朗的那天。
一個人攀藤爬樹,2只老鼠正在咬斷支撐的樹枝,下有惡龍,旁邊有猛虎,上面還有個蜂窩,是不是太慘了,如今覺得畫中人竟然有點像自己,向上渴望,下墜的恐慌,未知的迷茫,統統都來了,可就在這種情況下,蜂窩里竟然墜下了幾滴蜂蜜,忍不住張嘴吃上一口,甜滋滋的,心底依然涌起對生活的勇氣,好像還能再堅持一下。就好像有兩個我,一個負責澆滅內心焦躁亂竄的火苗,努力做一個正常的中年人。另一個像拾荒者,把情緒的碎片細心的收集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日夜消耗著我的情緒。
人生半局,除了一地的雞毛,崩潰還得挑時間,學會用真誠對待自己,和不完美的自己達成和解,沒有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