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伴隨著小段旁白,影片的鏡頭來到了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一間林間小屋里,生活著90歲的修一和87歲的英子,他們的庭園里栽植了各種蔬果,還給各種各樣的花草制作了說明牌,屋外有供鳥兒嬉水的水缸,還有正在寫的感謝信……一幅歲月靜好的田園風景畫。修一是一名師承安東尼雷蒙德的建筑師,他頗具才華,有自己的建筑理想,他希望城市和森林是和諧一體的,一個人不可居無樹。英子是個體貼愛笑的人,就像她說的“女孩子不可以沒有笑容”,她總是能將院子里的東西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她對丈夫很耐心也很支持,修一說,“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可以說是對英子最長情的告白了。這種理解與支持,我想正是他們在一起六十五年的保鮮劑。他們用一生詮釋了人們談其色變的衰老與死亡,也可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你越是認真生活,你的生活越美好”,這是影片中的一句話,我常常以為我還年輕,有很多的以后來認真生活,卻讓當下的時光匆匆逝去,其實,人應該更好更認真的活在當下,努力做好工作,健康地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找時間多陪陪家人,培養一門新的興趣。不需要太大太宏偉的目標,認真踏實,堅定緩慢地去做一件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長久堅持下去,也許就是自己尋找的價值。
“孩子他媽,你要慢慢鉆研,然后我會邊埋頭做邊思考,我覺得他說的很在理,只要埋頭去做,就能發現各種精彩的事”,這是英子說的話,修一對英子的影響很大,包括做事的方式與思考的重要。的確,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這個社會過于浮躁了些,潛心思考變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認認真真思考人生,思考自我生活,認識自己,是一生該去做的事情,去看見、去感受、擁有一顆驚奇的心,不要被習慣性的生活所麻痹。保持思考,不荒廢自己,也才能讓自己有所成長。
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面對一個永恒的恐懼——死亡。就像紀錄片中的一個鏡頭,修一死亡時那十幾妙的靜默,我第一次切實有了死亡的感覺,幾十秒的萬籟俱寂,讓你的感到肉體只是不停流逝的時光,而你是這十幾秒靜默中的一個孤獨的瞬息人。那一刻,我感覺活著是多么美好而熱烈,也許,在年輕的時候談死亡,總像為賦新詞強說愁般的無病呻吟,可是不知道所謂的死,怎么知道這一生該有何活法呢,又怎么保持在生命的路上,可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最好的方式是感知生命,熱愛生命,再讓生命順遂自然而流逝,就像博爾赫斯說“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不留遺憾,沒有惋惜!
也許生活總是無常如風起,但重要的是人生不可棄!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而我還年輕,生命的活力與熱情還在,我可以認真的年輕直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