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無論是身居要職的干部、日理萬機的商人,還是平平常常的普普百姓,總有忙的時候,也有閑的時候。生活有序,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人生。
忙,是人生最好的“良藥”,保治百病。忙,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能力。忙,帶來充實,帶來收獲,帶來成就感,帶來幸福感,帶來生活的欣欣向榮、生機盎然。有的人甚至愿意像機器一樣,永不停息。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人畢竟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就是鐵打的機器也會有掉鏈子的時候。會忙的人,也會休息。人生難的不是忙,而是閑。閑時候的姿態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與質量。
閑時干什么?
這個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但適當的學習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學習可以是看書,也可以是思考。唯有這樣,你才會在喧囂浮躁、功利心強的社會里不迷失自我。才會讓你對工作精益求精,實現質的突破,讓你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不會學習的人,是很難有大的進步,大的收獲的。智者從來不是天生的,總是在邊干邊學的過程中不斷領悟、完善、提高自我。學習的意義總是在學習后才能知道,它會讓我們浮躁的心沉淀下來,理清思路,找準方向,更好地前進。
理論指導實踐,也來源于實踐。
一個人理論水平再高,不能有效地應用到實踐中,也只是紙上談兵,沒有絲毫的實際意義。唯有在實踐中總結的理論,才更有現實的意義,才會對具體的工作有良好的指導、促進作用。一個人在忙的時候,就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做一個真才實干的全面手。一個人最可怕的是既沒有理論,也沒有實踐。時間長了,終究會被社會淘汰。
閑時學習,忙時實踐,絕對不是一句空話。真正能夠做得到的人,無疑都會是人間的強者,世間的高手,生活會過得緊張有序、忙而不亂、游刃有余,也是快樂、幸福的人。